在线预约
咨询热线
白0454-8375588 夜0454-8602037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医院地址:佳木斯市中山街256号
咨询电话:0454-8677120
医院邮箱:zxyybgs2011@163.com
乘车路线:乘2路、4路、13路、15路、17路到中 心医院下车即是
绚烂缘于对“生命”的执着 记佳木斯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廖明
分类:
医德医风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摘要】:
在医护人员眼里,他是一个真正的医者;在患者看来,他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好医生。他就是佳木斯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廖明。
今年50岁的廖明从医26年,他淡泊名利,一心治病救人,苦心钻研医术,在手术治疗肺癌、食管癌等重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廖明治疗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年限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视病人为亲人,用心救治每一位患者
在中心医院胸外科办公室的墙壁上,挂满了送给廖明主任的锦旗,而他收到的感谢信更是数不胜数。提到这些,廖明主任谦虚地说:“救死扶伤是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义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待每一位病人,廖主任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耐心细致,亲切和蔼,从来不摆主任的架子。所以,只要是廖主任的病人,不论是找他看过病的还是住过院的,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有一年冬天,快过年了,胸外科来了一位因车祸导致复合伤的患者,“送来的时候头部和胸部都有伤,肺部也严重感染,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廖明告诉记者,对于这个患者,他一分钟都不敢耽误,也一分钟都不敢离开医院,连续42天,廖明都没回家,始终在病房里陪伴这位深度昏迷的患者。“42天也没啥,关键是中间夹着春节,我大年三十都没回家,家里人带着菜和饺子到病房过的。”说起这件事,廖明主任很欣慰,经过他的努力,患者最终脱离了危险。
在廖明从医的二十年里,诊治了多少位患者他已记不清楚,但有一件事至今让他记忆犹新,曾有一名31岁的脓胸患者,家庭很贫困,年迈的母亲卖了房子给儿子看病,为了省钱,每天这位老妈妈和儿媳吃馒头、喝盐水,从不买菜吃,有时廖明看不过去把自己的夜班饭端来送给她们。在这名患者康复出院时,患者的母亲拿出200元钱来答谢廖明对他们的救命之恩,当时被他婉言谢绝了。但60多岁的老母亲对自己儿子的那份伟大的母爱和患者家属对医生的那份信任与感激之情深深触动了他的心,情至深处他居然眼睛湿润了,深情地说:“我们有的患者家庭比较困难,但确实需要治疗,如果治不好患者的病,我们就对不起天下的父母,对不起全天下的老百姓。”也正是这种感动,这种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意志让他立志为医学奋斗终身。
二十年来,这份感动已化作他工作的动力,时时激励他为了患者的生命去探索,去努力。
仁心大爱,做一个让患者放心的好医生
廖明的父母都是医学工作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廖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父母的身上他学到了医生最需要的是责任心;读懂了医生的另一种解释叫奉献。在他心灵深处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身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更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多年来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在医生救死扶伤的强烈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竭尽全力去挽救一个又一个病人的生命。
曾有一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上海多家医院确诊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后入住上海某专科医院进行冠脉搭桥手术,不料术后继发纵膈感染,胸骨哆开这一严重并发症。老人在上海为此住院治疗一年多,医疗费花了十几万元,病情仍不见好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报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胸外科廖明主任,他在仔细检查,迅速弄清病情之后,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制定出了无须手术,痛苦小,疗效佳,且为其独创的通畅引流、窦道逆行低压渗透灌洗,高压冲洗的治疗方案。廖明每日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换药冲洗,出现病情反复时,老人心情不好,廖明就鼓励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恒心配合治疗。在近8个月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的病逐渐痊愈了,于是老人逢人便称赞是廖明让他重新获得了健康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每当提起此事,廖明总是说:“这种病并不需要怎样高超的技术,只需要医生的责任心,只要每一次都能认真严格地按操作规程为患者换药治疗,患者就有可能康复。”“每一次”在他口中说得很轻松,可在持续的240多天里又有多少次换药?也许对医生来说一次或几次认真严格地按操作规程治疗容易,但几百次以至上千次对很多人来说就很难了,但廖明做到了。他能成功地抢救一个又一个重患,靠的不仅仅是技术高,更重要的是强烈的责任感。
微创力量,他不仅仅是“第一刀”
佳木斯中心医院胸外科是省东部地区最早建立起来的专业科室,也是最早开展心胸外科手术的科室,在肺癌、食道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肺癌的靶向治疗方面,治疗手段可与国家级医院相接轨,技术特色也非常明显。
比如说针对肺癌病人,廖明主任进行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首先是术前肯定要进行一些心理辅助治疗,术后还有一些辅助放化疗,有些患者还可以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现在的胸外科,不光是做完手术没事了,我们不只是‘刀手’。”
还有就是微创手术,在廖明主任的带领下,胸外科在微创手术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胸腔镜下,他们可以开展大部分的胸外科的手术,比如说肺叶切除。“它和常规的手术相比,创伤小,美观,恢复快,切口很小,每个病人可以有两三个三公分的小口,就能够把肺叶切掉,不像以前的切口是很长的切口。”
以往对于各种原因诱发产生的“自发性气胸”多采用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虽然创伤小,但因无法观察和处理胸腔内部病损,所以治疗效果多不确定,复发率高,再次发病治愈后复发率可高达70%;采用开胸手术创口大多在20cm以上,患者大多不愿接受,为了解除三江地区广大患者的此类痛苦,2004年,学成回来的廖明运用自己熟练的腔镜技术为一名患有左侧再发特发性气胸的男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胸腔镜手术,手术历时35分钟,患者术后一周即出院。此手术是三江地区首例胸心外科微创手术,填补了本地区空白。这么多年来,廖明已成功实施的胸腔镜手术不计其数,为本地区“自发性气胸”、“肺大疱”、“血气胸”、“肺囊肿”等患者的微创治疗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新方法。
以身作则,带出一个精英团队
老百姓求医看病,除了希望解除生理上的疾痛,更希望得到医生的情感关怀。廖明经常说,再年轻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再无能的医生,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尤其是面对肿瘤患者,哪怕只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就足以令人感动。所以,作为医生,虽不可能治愈所有疾病,但至少要有一颗仁慈的心。否则,医生就成了修理匠。
在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风清气正,待病人为亲人,在这里,没有为医生牟利的“红包”潜规则,只有为病人着想的“绿色通道”。
廖明的工作热情感染着年轻的医生,他业务精湛,仁心仁术的医者精神更打动了所有胸外科的医护人员。在廖明的言传身教下,全科上下比技术,比作风,迅速成为一支作风优良、训练有素、敢打硬仗的胸外科学术团队。
科里的医生和患者都知道,不管去哪里,他都会从病房出发;不管走多久,他回来的第一站就是病房,看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他的患者。每天都与鲜血和创口打交道的廖明,却让患者在他的身上读到了“妙手仁心”这个温暖的词汇。
说道对未来的定位和目标,廖明主任告诉记者,他最想的就是把这个团队带好,让中心医院的胸外科成为省东部地区的龙头老大,“想当龙头,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点,一个是队伍的年龄梯队建设,还有一个就是医护人员的素质梯队建设,这两点,我们会一直努力。”
上一篇:
黑龙江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处理暂行规定
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