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约
咨询热线
白0454-8375588 夜0454-8602037
服务时间:
0:00 - 24:00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医院地址:佳木斯市中山街256号
   咨询电话:0454-8677120
   医院邮箱:zxyybgs2011@163.com
   乘车路线:乘2路、4路、13路、15路、17路到中     心医院下车即是

>
>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璇荣获第十一届“佳木斯市青年五四奖章”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璇荣获第十一届“佳木斯市青年五四奖章”

分类:
新闻中心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摘要】:
ICU(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与死的较量,每一秒都在传递着脉搏的跳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璇在这里坚守了14年,她把美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时刻处于生死边缘的患者,她用医术与汗水,一次次与死神较量,演绎了一场场生死搏斗,也用忠诚写就了对生命的礼赞。   刘璇,女,40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兼任佳木

   

   ICU(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与死的较量,每一秒都在传递着脉搏的跳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璇在这里坚守了14年,她把美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时刻处于生死边缘的患者,她用医术与汗水,一次次与死神较量,演绎了一场场生死搏斗,也用忠诚写就了对生命的礼赞。  

    刘璇,女,40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兼任佳木斯市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佳木斯危重孕产妇专家组成员,曾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播种无悔青春

    2004年,刘璇进入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的那一年,适逢ICU刚刚独立成为二级学科重症医学科,从此她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见证着它从“杂牌军”逐渐走向正规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而刘璇也一步一个脚印与它共同成长。

    14年来,刘璇从医学生成长为带教教师,从普通医生走向了管理岗位——成为科室副主任,是佳木斯地区第一个取得重症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的医师。她业精于勤、擅于动脑,熟练掌握了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率先在本地区独立开展了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对高脂血症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监测指导临床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等技术,并在科研上取得优异成绩,曾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文章数篇,并有一篇论文收录SCI;两次担当黑龙江卫生计生委科研立项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2015年度佳木斯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度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三等奖。

    刘璇的性格中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面对一次次重大抢救任务,她挺身而出,曾连续48小时未眠,协助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抢救一名濒于死亡的产后大出血患者。在对“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抢救中,她为保住丽莉老师的生命,刺出了关键一针——当时丽莉老师双下肢严重毁损伤、处于生死边缘,参与抢救的专家普遍主张开通多路静脉通道,但丽莉老师当时的情况非常棘手,下肢血肉模糊、血管不清,抢救难度非常大。刘璇集中生智,决定在伤势比右腿稍轻的左腿进行深静脉穿刺。在现场众多压力和关注焦点之下,她心不慌、手不抖,不负众望,一针“盲穿”成功,首战告捷,为之后抗休克及手术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甘作青年领路人

    刘璇勤奋好学、积极上进,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危重病学,及时捕捉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她曾多次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充电,利用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不断汲取养分,向上级医院看齐,跟同级医院取经,使许多危重症患者不出佳市即能享受到高水平的救治。

    2013年刘璇主动申请到国内医学首府——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在协和期间,每天清晨不到六点她便就位,每晚记录当日遇到的临床疑难问题、查看文献至午夜。进修一年从未休过周末,每天泡在病房里看患者,苦苦查找病因。一年后刘璇满载而归,把所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从科内推广至全院,为医院危急重症抢救能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科室梯队的中坚力量、骨干人才,刘璇受到医院的肯定和信任,被任命为带教教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她甘之如饴。进修生的带教工作细碎繁琐,但她从不懈怠,在临床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她每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工作,每天上小课、每周上大课,引导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挽救患者生命永不言弃

    刘璇每天都经历着生与死的较量,她认为每次抢救成功就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褒奖,这种成就感是她最大的收获和不竭的工作动力。

    2017年底,一名农村务工人员因车祸伤情严重被多家医院拒收,中心医院将这名危重患者收入ICU时,其全身14处重大创伤,失血性休克。刘璇和她的战友们历经两个月的抢救治疗,救回了患者生命,但因患者出现致命的下肢静脉血栓,需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治疗费用较大。期间,患者家属多次想要放弃治疗,刘璇不忍心看着一个生命就这样逝去,她亲自帮助家属向医院申请减免费用,并通过网络热心筹款。最后,患者成功脱离危险期,转入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刘璇曾说:“我是一名ICU医生,从悬崖下捞回来的生命重新绽放,是重症医学这个专业最奇特的礼物。”正是这种永不言弃的坚持,刘璇从“死神”手里抢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无数急危重症患者在她的治疗下转危为安、重获新生。

ICU病房书写奉献与赤诚

    ICU的工作极其辛苦:四天一个频繁的夜班,全年无休,作息时间无规律,常常是接一个电话就披星戴月往单位跑,所有的时间、精力、娱乐,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面对每天紧张、高压的工作强度,刘璇结婚多年不敢要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家人同事的劝说下,2009年刘璇步入了高龄孕妇的行列。即使是这样的特殊情况,她仍坚持值24小时班。

    2009年底,刘璇在值夜班期间,一个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女患者被突然推进ICU,急需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刘璇深知高危流感患者处置不及时,医生将受到生命威胁。当时的她已接近孕后期,面对疑似甲流患者她没有推卸责任,积极上前处置,没办法弯腰进行气管插管,就挺着大肚子跪在地上,脸贴脸、近距离给患者气管插管。随后几天,刘璇就出现咳嗽的症状,被科主任逼着才回家休息待产。然而,高负荷的工作,使她得了严重的妊高症,出现了早产。刘璇深知科内人手不足,怕影响工作,生完孩子不到三个月,就狠下心给孩子断奶,回到工作岗位。有人问刘璇值得吗?刘璇坦然地回答,家人需要我,病人更需要我,这就是医生存在的价值。

  对工作无私奉献,对事业赤胆忠诚,这是对刘璇、一个恪尽职守的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辛苦并快乐着,流泪却欣慰着,正是这样一份光荣的职责与担当,激励着她在与死神博弈的路上奋力奔跑,永远向前

关键词: